返回顶部

昭化区创新推进盆周山区教育扶贫 让贫困孩子同享优质教育

http://www.scol.com.cn  (2016-12-05 08:26:24)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向朝伦  

让贫困孩子同享优质教育的阳光

——昭化区创新推进盆周山区教育扶贫纪实

在学校里,阳光开朗的马小艳是副班长,成绩优秀,喜欢写作、跳舞、打篮球。

回到家里,细心懂事的马小艳是小大人,洗衣做饭,成为爸爸妈妈的好帮手。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马小艳一家从青川县搬迁到昭化区卫子镇新云村。由于她的妈妈丧失了劳动力,一家6人仅靠父亲一人务工养活,如今家里仍有近10万元的债务。精准扶贫中,他们一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春季学期起,昭化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实施集“免、减、助、贷、奖五位一体”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让建卡贫困户学生生活补助实现了“倍增”。为此,在昭化区卫子初级中学九二班就读的马小艳,每学期将会领到1250元的补助。

“这下,我能够安下心来,快乐学习了!”马小艳告诉记者,有了补助,她的生活费、购买文具及书籍的钱就有了着落。

“培养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副市长、昭化区委书记陈正永认为,实施教育扶贫,能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贫困家庭孩子自信立志、掌握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强化责任、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保障贫困家庭学生“一个不落”地接受良好教育。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昭化全区幼儿一年入园率100%,三年入园率85.7%;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巩固率99.4%;“三残”儿童随班入学率90%……

补助费“倍增”让贫困孩子“上得起学”

昭化区系秦巴连片开发重点县区,财力弱、贫困人口多,常年有4500余名适龄幼儿、青少年亟需帮扶,方能顺利完成学业。

面对这一现状,怎么有效推进教育扶贫,考量着昭化区委、区政府的责任担当和决策水平。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按照‘穷区能办大事,小区要争一流’‘后发也要高点起步’‘事成为重’三大发展理念,我们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决心用教育扶贫统领未来五年教育事业发展工作。”昭化区委副书记、区长龙兆学说,根据“上级政策落实兜底,区本级财政提标资助,教师全员结对帮扶提质”思路,制定出台《昭化区教育扶贫专项方案》,构建起扶贫工作框架。

为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孩子都能入校接受教育,昭化区主动作为、加大投入,区财政每年专门安排资金1800余万元,提高就读保障水平,基本实现贫困家庭孩子“零费用”就读。

其中,昭化区突出“助”,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760余万元,将贫困家庭孩子上小学(每年每生2000元,区财政承担1500元)、初中(每年每生2500元,区财政承担1875元)、普通高中(每年每生3000元,区财政承担1250元)、大学(每年每生8000元,区财政承担6400元)的生活费补助在省定标准基础上提高了一倍,基本解决了学生在校的所有生活费用。对于享受到这些资助政策后仍有就学困难的建卡贫困户学生,还可以在昭化区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中申请救助。

为坚定贫困户通过教育改变家庭命运的信心,昭化区财政每年还安排资金30万元,对建卡贫困户中就读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品学兼优学生进行奖励,对考入重点大学的贫困学生一次性奖励10000元,并为建卡贫困户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本、专科学生每学年8000元,研究生每学年12000元,在校期间贷款利息由政府补贴。

此外,昭化区还探索形成了“5+2学生食堂供餐”“昭化模式”,被教育部列为西部教育扶贫经典案例。

木耳肉片、红烧豆腐,魔芋烧鸭、青椒土豆丝……在全面落实好国家营养餐的基础上,2013年以来,昭化区财政每年投入1100余万元,启动实施了46所中小学义务教育学生“每周两顿免费肉食计划”,每月为每名学生提供价值32元至40元的营养套餐,保障了学生在校的营养需求。

“1+N”帮扶让贫困孩子“上得好学”

昭化区是劳务输出大区,留守学生多,且大都为贫困家庭孩子。

2013年寒假起,昭化区便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载体,1500余名教师变“有问题请家长”为“带着问题访家长”,实现了全区留守儿童全覆盖。教师面对面与留守儿童监护人交流沟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之后,昭化区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常态化推进,逐步开启“‘1+N’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学生行动”。

马小艳有今天的变化,结对帮扶她的卫子中学副校长范明国感到很欣慰。

“刚转入我们学校时,马小艳的学习状态不是很理想,她本人也很着急。”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范明国除了经常深入马小艳家里做家访外,还在心灵上给予马小艳启迪和引导。

“范老师的帮助,让我明白了该怎样去学习。”马小艳说。

现在,针对马小艳语文科目较差的情况,范明国经常会给她“开小灶”指导学业。

在卫子初级中学,像范明国一样,该校的48名教师全部参与到了“‘1+N’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学生行动”之中,结对帮扶百余名贫困家庭学生。该校还争取了“爱心小屋”建设项目,在学校“留守学生之家”装备了可视“亲情电话”,建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室,配备了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学生心理辅导。九三班学生陈如就是心理辅导活动中的一名受益者。

“我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平时联系很少。一段时间,我有种被遗弃的感觉。”提起过往,陈如笑容消失,“老师们看到我很少说话,就经常找我谈心。现在,我找回了原先乐观的自己,还担任了班上的生活委员。帮同学提提东西,分分饭,虽然事小,但我也觉得很开心。”

截至2016年11月初,昭化全区1500余名教师与4600余名贫困户学生精准结对,并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个人档案和物资资助、学业指导、身心健康监测、家校沟通“四本台账”,基本实现了贫困学生“上好学”的愿望。

重激励强师资让乡村孩子“有好老师”

一直以来,乡村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学科配套差是制约昭化区建强乡村教师队伍、助力脱贫攻坚的最大难题。

该如何逐步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扶”优惠政策。昭化区每年将评聘指标向乡村学校倾斜20%,取消乡村教师评聘职称对外语成绩、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对在农村学校任教达10年以上,符合晋升同级职称上一级岗位条件的,可在办理退休手续前晋升一级岗位。对符合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又没有岗位的农村优秀教师,可提前享受相应经济待遇。

——“扶”补充渠道。建立“退二进一”教师补充机制,持续为乡村学校注入新鲜“血液”。扩大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规模,近三年为乡村学校招聘引进教师168名,占全区招聘教师的92%。

——“扶”管理机制。大力实施“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工程。打破教师人事校籍管理制度,实行“区管校用”。建立城乡教师定时交流制度,实行双向流动。每年城区(镇)学校到农村支教教师不少于教师总数的10%,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不少于20名,有效促进了城乡师资均衡。

多项优惠政策的出台,让乡村学校成为教师争抢的“香饽饽”。

以昭化区最偏远的青牛小学为例,2015年就有3名城镇教师主动申请在该校工作。来自昭化区实验小学的张国鹏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区对乡村教师的优惠政策多,评优晋级优先,还能每月领到四百到五百元的乡村教师补贴,实惠!”张国鹏说,“今后若还有机会,我希望再去偏远农村学校支教交流。”

“解决了教师们职称评定、流动等方面的问题,新来的教师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年富力强,已经成为学校日常教学、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工作的主力军。”虎跳初级中学校长张远均如是说。

改薄弱优资源让乡村孩子“有好学校”

针对农村特别是偏远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达标难问题,近年来,昭化区建立了教育民生体系,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着力建好乡村学校。

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遵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贫困县退出标准,昭化区为每所乡村学校制定了建设规划和行事历。“十二五”期间,争取到乡村学校建设项目117个,总投入14000余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投入4200余万元),激活闲置校舍近2.9万平米,新增校舍近2万平方米,新建学校标准化运动场5.25万平方米。建成后的乡村学校焕然一新。

昭化区始终坚持“教师安心、学生舒心”的原则,持续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区财政先后投入近4100万元,实施了“智慧昭化教育工程”“万件桌椅床改善计划”“中小学生热水澡计划”等民生工程,极大地提升了学校装备水平。“智慧昭化教育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所有学校全覆盖,为广大师生尤其是贫困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昭化区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区财政投入1300余万元,分批次打造校园文化。各乡村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史,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形成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首批7所学校校园文化已打造完毕,“一校一品”雏形初显,学校已成为全区学子健康成长的理想之地。

教育扶贫中,昭化区财政还每年投入880余万元(其中,单设初中40万元,九年一贯制学校25万元,完全小学15万元,村小教学点5万元),对学校实行公用经费保底政策;每年投入550余万元,全额保障学校临聘人员工资及“五险一金”,确保学校“零负荷”运转。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

从贫困家庭学生资助金“倍增”让山区贫困学生“上得起学”,到“‘1+N’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学生行动”让山区贫困学生“上得好学”,昭化区不断实践创新,打通了盆周山区教育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昭化区农村的孩子正逐步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快乐上学去”响彻葭萌大地!

(记者 何开红 唐彪)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