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山上的塔线之舞

www.scol.com.cn (2019-04-14 23:55:56)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向朝伦  

石榴山上的塔线之舞

——广元利泰电力建设有限公司首个“走出去”项目纪实

    4月10日,在距离广元1046公里外的石榴之乡——凉山州会理县爱民乡,红艳的石榴花竞相开放,装扮起连绵起伏的高原山脉,与往年不同的是,随着山脉起伏的,还有新建的35KV新坝变电站、52基巍峨的铁塔和14公里齐整的塔线。一群蜜蜂在山的这头拈花起舞,转而绕过铁塔,又飞到了山的另一头,停在村民周朝洪家门贴出的一张纸上,纸上工整地写着“低价转手发电机。”

    这天,广元利泰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承接的凉山会理爱民35kV输变电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并完成通电。周朝洪门外的平坝上,爱民乡乡长马勋对着广元利泰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毅竖起大拇指,笑着说:你们果真赶在我们灌溉季到来之前完工了,这次咱老百姓再也不用折腾发电机了。

    初来乍到 身心双重“水土不服”

    2018年5月15日,李毅带着妻子打包好的秋冬的衣服、备用感冒药及日用品,开车11个小时,信心满满地抵达西昌,一阵讨价还价,安营扎寨过后,李毅开始拜访该工程协调环节的关键人物——爱民乡乡长马勋。

    5月20日,李毅辗转打听到马勋的电话,双方约好在乡长家中商谈。李毅带着项目经理李作远,李作远带着图纸,展开图纸一阵比划,说明线路要经过和落塔的地段,明确需要马勋帮忙协商的事宜。

    “不行,石榴是村民的财富,不破坏石榴地是我们的底线。”当得知有几基铁塔要扎在村民的石榴地里时,马勋立刻要求修改设计图纸,绕开石榴地,而马勋没听明白,修改设计对于施工单位来讲意味着什么,双方陷入僵持。

    李毅无奈转而求助甲方。

    “这个事情我们合同里面有约定,属于你们自己解决的范畴。”得到甲方的回复,李毅这才反应过来,这里不是广元,没有那么多的人情可讲,合同约定就是合同约定。该自己解决的事情仍然得硬着头皮自己解决。

    正值中午,李毅有些头晕,胸闷胃滞,早上本是穿2件衣服,这会已是艳阳高照,燥热难耐,一天四季的天气让他有些水土不服。他胡乱翻了翻带来的行李,衣服和药都已派不上用场,一切都已经超出预期。

    施工资料的准备、工程各方的工作协调、村民的思想工作千头万绪,而异俗一线人员管理和占地协商的难度都是头一遭。

    他打电话给李作远,商量下一步工作,却得知李作远已因水土不服卧床难起,他头晕脑胀地在屋子来回踱步,焦灼不已。

    纲目举张 层层开环解扣

    经过考量,李毅决定从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他前往凉山供电公司,拉下面皮向该公司负责类似工作的干部同事沟通交流当地的文化风俗与类似问题的解决之道,另安排李作远、赵俊杰等管理一行人员走访当地村民,摸底他们对此项工程的认识、态度以及他们心中的赔偿价格。

    他们了解到:当地村民的性格特点是刚烈耿直、吃软不吃硬,每到灌溉季,电压不稳,村民不得不使用发电机,而村民真正在意的不是铁塔本身,而是事件给自己带来的积极作用大还是负面影响更大,铁塔对农作物是否会有影响。有了详细的摸底,李毅一行对下一次的协商有了底气。

    “乡长,此次设计已经定稿,若是修改,层层审批下来,也许今年就被搁置了,提前一年完工,于村民而言,光是发电成本也可以省下不少,况且,青苗赔偿该如何赔付我们都是会到位的。……”

    仔细掂量李毅的话,马勋最终同意由李毅队伍亲自与涉事村民谈判,自己帮忙从中协商,并且希望在下一个灌溉季来临之前能够完工。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项目部,赵俊杰、王绍东、仲明亮、陈天华、邓胜军等人已将开工资料,物料准备、安措准备等工作铺陈开来。

    几经周折,事情总算是有了一个头绪,而原本就紧张的工期被协调工作挤压得更紧了。

    工期吃紧 忙碌之中插曲不断

    10月16日,李毅父亲患病住院,病重转院到华西,李毅把现有事情处理妥当,抽个空挡去看一眼父亲,车开到离成都50公里的地方,突然接到电话,凉山公司领导在施工现场发现安全隐患需要负责人亲自督促整改,李毅鼻子一酸,停下车来,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掉头开回西昌。

    11月3日,李作远与前来探亲的妻子大吵一架,妻子负气而归。李作远回忆:那天,因为近两个月没有见到丈夫人影,李作远的妻子带着孩子前去探亲,开车接妻儿时,想到原本说好要到的设备至今没有消息,急着打电话的慌乱之中,一个急刹车把一家三口吓破了魂,妻子吵到:那一天,他接打了30多个电话,最后一个电话是在半夜11点。

    ……

    “凉山会理爱民35kV输变电工程内容包含新建,35KV新坝变电站一座、110KV乐寨变电站扩建间隔一个,新建铁塔52基,输电线路14公米,专业跨度大,涉及工作内容繁杂。”

    2019年1月18日,项目总工赵俊杰指着最后在建的一基铁塔告诉笔者。

    “此地海拔1800多米,干湿季分明,雨季由于土质松软,施工危险点多而且影响施工质量;干季阳光充沛,紫外线强,站在30米铁塔之上,只感觉皮肤烧灼,塔材反光灼眼,为了安全必须避开正午,施工难度很大,且相比广元来讲,同样的工作内容,细节更多,尽管如此,我们基本也保证了1.5天组一基铁塔的速度。”

    笔者顺着他手的方向望去,铁塔巍峨,银线灼灼,整齐划一,几个蓝色的影子,在高耸的铁塔上攀高走低……。(周玲)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