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朱荣杰 王再敏)一直以来,“管理难”“增值难”“凝聚难”是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老大难问题。如何破题?成了很多政府部门思考最多的问题。
11月25日,记者从剑阁县乡村振兴局获悉,为破解“三难”问题,探索形成了“333”集体经济发展新举措,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春水,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种”机制破解“管理难”
剑阁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种机制分别是“三分三合”管理机制、“跨村联营”发展机制、“管理监督”组织机制。
通过对村集体资产探索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所有权属于村集体,经营权和承包权归属联合总社,保障了集体资产安全、增值。利用“两项改革”契机,村书记、主任全面落实“一肩挑”,同时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现“三合一”,实行“三分三合”管理机制。
充分利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契机,打破村级行政壁垒,探索创新“全镇整合,跨村联营”的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成立联合总社对全镇所有的村集体可经营性资产进行统一对外经营,村集体及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仅进行协调配合,不直接从事经营活动。规避了以村为单位发展集体经济存在的规模小、力量薄弱、发展失衡等问题,推行“跨村联营”发展机制。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制,由镇长任联合总社的法人代表,同时兼任理事长,镇政府负责进行指导和监管。聘用素质高、思想好、能力强的退职村书记、主任搭建起联合总社经营管理团队,健全“管理监督”组织机制。
“三化”发展破解“增值难”
“通过‘自主化’经营发展、‘多样化’用活资产、‘专业化’服务保障,把资产用活,让资金生效。”该负责人表示,按照合作经营托管代养模式,以全县17个集体养殖示范场,联合总社与巨星农牧集团进行长期合作,实现年纯收入1100万元。支持自主经营发展,将全县建成6处提灌站和3个500吨的气调保鲜库,都实行浮动定价,前期低价支持业主发展,产业全面见效后进行价格上调,实现“自主化”经营发展。
由集体经济组织对林地、荒坡进行流转,再连片打造,以“反租倒包”形式与农业公司进行合作,形成土地流转差额利润。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以“拨改投”方式,按照入股形式,完善业主特色水果园区的节水灌溉系统,解决了业主前期发展的产业配套和资金压力,也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在康养中心方面,村集体统一整合土地和主体建筑后,打包成农家乐,对外招标承包,“多样化”用活资产。
由县农业农村局和乡镇组建了29支队伍,对全县364家村集体经济业主进行“一对一”定点服务。根据市场需要什么产业就建设什么产业,什么产业能使农民增收就支持什么产业,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提供了“专业化”服务保障。
“三个”导向破解“凝聚难”
“村民要从思想上有凝聚力了,集体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发展。”该负责人表示,为破解“凝聚难”问题,通过“坚持基层治理、坚持正向激励、坚持公益服务”为导向,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在全县范围全面推行村级文明公约,实施道德积分考评机制,大力开展各类评选挂牌活动,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德治建文明村庄,让老百姓增强道德意识,做新时代文明村民。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剑阁县扎实开展群众急需、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文明志愿服务活动,让学习实践科学理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宣讲党的政策、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形成热潮,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和农民全面进步,全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剑阁建设再上新台阶。
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配套保障+激励奖励”四级报酬待遇体系,明确每年集体经济收入可按程序提取10%作为经营管理人员激励补助,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对困难群众进行帮扶慰问,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维护管护,以及提灌站对群众实行低价供水等举措让群众享受政策红利。
据介绍,通过“333”集体经济发展举措,剑阁县共清理村组集体资产8844个,涉及资金36.1亿元,其中公益性资产30.66亿元,经营性资产5.44亿元,实行资产台账化管理,集体经济得到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