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幼专让校园文创走出“闺阁”

www.scol.com.cn (2019-03-24 23:46:53)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向朝伦  

 

    四川在线广元消息(刘慷 记者 高志农)和那些仅仅让学生在校园里完成课业的专业不同,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意相关专业已经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把自己与市场捆绑在一起。

    时针回转到一年前。

    第八届剑门蜀道文化旅游节,川北幼专三百多件文创作品亮相剑门关,因为使用了地方非遗题材元素,所以颇受游客喜爱,有游客一口气买了十件作品。

    在剑门关旅游风景区建成的“川北幼专旅游文创工坊——翠云阁”,精美的刺绣、精巧的剪纸引得不少游客驻足观看。现场还有学生给游客表演剪纸和刺绣,讲解文创工艺产品的制作流程。不少游客现场挑选了十余幅文创作品,带给家人做礼物。

    川北幼专旅游文创工坊翠云阁,依托该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其创办宗旨为服务地方,助力广元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其文创产品力求将广元厚重的历史化繁为简,把生活实用与文化内涵紧密结合,既体现广元人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又展示广元当代艺术的审美倾向和艺术追求。

    高校文化创意作品如何变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校企如何互动,摩擦出教研与实践结合的火花?川北幼专进行的一系列探索,让学校、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有收获。

    艺术不是天马行空

    也可以“很生活”

    “七十二峰起伏跌宕,青翠苍劲,崖壁陡峭,如千仞剑锋,纵横排列,这是我画的剑门关水彩画”川北幼专美术系大三学生余莉梅有一幅画顺利入选,她希望有游客能够喜欢并买下它。

    在创意工坊翠云阁,记者看到油画、国画、书法作品,本土特色的文创衍生品……整个展厅涌动着一股创新创意的热潮,川北幼专学生在创意中设计大胆新颖,做工精巧细致,不断刷新着观众的感官体验,不少作品旁还竖立着小小的价签。川北幼专美术系系主任何国辉告诉记者,这里展出的每一件创意设计作品都出自在校学生之手。“我们希望能把学生的作品转化成产品,再把产品转化成商品。”何国辉说,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艺术不是纯粹的天马行空,它也可以是实用的、也可以“很生活”。

    川北幼专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代晏介绍,学校的课堂就是从“作业”到“产品”的过程,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项目化教学。学校从合作企业承接到项目后,带到课堂,直接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则按照项目方案或主题进行创意设计和后期制作。

    “把作业和项目揉合,避免了以往课堂作业的单一化,作业将不仅仅是一次实践训练。从作业中发现的优秀设计方案或作品,就可以推向市场,一举多得。”代晏表示。

    “实践工坊的形式,对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是一种触动。”代晏说,“实践工坊,让教与学都有了新的动力,学生的好创意、好作品能够迅速通过实践工坊的展示平台实现产品化,获得价值。”同时他也强调,盈利不是学校的目的,只是反促学生创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动力。

    避免“短平快”

    建立校企融合的长效机制

    谈及学生设计作品走上市场的问题,川北幼专副校长蒲远波想得更加长远,他认为,“目前展览的作品基本上都停留初级阶段,要想真正获得市场认可,都需要进行二次设计。”

    “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要让学生知道市场的现在和将来,准确了解整个项目的市场运作流程,搞清消费者、企业和用户的想法,打造出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用型产品。”蒲远波认为,不少产品虽然已经体现出一定的实用性,但要想达到市场所提出的高实用性要求却还有一定差距,虽然一些产品基本体现了本土文化特色,但是很多产品主题不够鲜明。

    蒲远波表示学校需要更多的技术性导师,需要更多市场经验。他建议,可以组建一个艺术人才平台的专家委员会。在这个平台上,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比如通过一定的考核评价机制,工艺美术大师们可以进入这个平台,然后通过授课或者项目的方式进入高校传授实用技能,而学生们也可以成为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匠或美术大师的弟子,在课堂外,跟着他们继续学习,甚至参与创业。”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