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旺苍县“三化”模式办好“农民夜校” 服务脱贫攻坚

http://www.scol.com.cn  (2017-01-09 06:15:49)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向朝伦  

旺苍县今年以来,将开办“农民夜校”作为对贫困群众“扶智、扶志”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创新引入“三化”模式,让广大贫困群众和党员干部在课堂学知识、实地练技术、课外见效益,有效助推脱贫奔康全面小康进程。

师资力量多元化,全面夯实发展基础

在按照省市要求的“农民夜校”师资队伍至少由6名教师组成的“底线要求”上,旺苍县提出“充分依托帮扶部门优势和主导产业发展,广纳贤才”,结合村情实际,有针对性发放“英雄帖”,让夜校老师人尽其才,让党员群众真正受益。

“我们夜校的老师规格高哦,都是大专家!”,高阳镇关山村第一书记董文刚说:“省科技厅帮扶关山村,给了养殖上的几个大项目,我们趁着开办“农民夜校”的机会,将四川大学、四川农科院、希望集团等单位的7位专家聘请为夜校的兼职教师,定期到关山村授课指导,乡亲们发展产业的劲头更足了!”

旺苍北部和南部山区是脱贫攻坚的重难点区域,基础条件薄弱,加之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对“农民夜校”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反季节蔬菜种植闻名的天星乡木瓜村“农民夜校”邀请了省农业厅的蔬菜种植专家辅导授课,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的木门镇元坝村有省计算机研究院的专家讲解电子商务,正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的化龙乡亭子村有市旅发委的专家蹲点指导……在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的过程中,旺苍352所“农民夜校”也逐渐释放着各自特有的“魅力元素”,已聘请县外种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类别“专业人士”416名。

教学形式多样化,切实提升发展能力

旺苍县“农民夜校”除传统的室内集中教学外,还灵活的将教室“搬”到县内外各级学术研讨会、产业发展基地、党性教育基地,村民院坝、田间地头,也到处“活跃着”大家学习讨论的身影。

“王书记除了在教室里给我们讲天麻种植技术外,还带我们到西安、云南、江油等地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学术研讨会和参观农业产业基地等,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水磨乡广福村种植大户李强说,而他口中的“王书记”正是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农民夜校校长王正前。

“要想村民搞好产业发展,关在屋子里动动嘴皮子给他们讲技术是不得行的,我觉得还是要走出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王正前深有感触地说。

进入深冬,寒风凛冽,普济镇黄花山却是一片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原来远景村“农民夜校”正组织村民在园区里上实践课,由黄花山核桃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杨腾毅实地教授核桃冬管技术。

东河镇的15所农民夜校充分依托中国红军城等党性教育基地,组织群众实地参观学习、聆听解说员讲解,开展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教育他们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旺苍县“农民夜校”纷纷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群众通过培训掌握了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的实用技能,同时党员不断锤炼出过硬党性。“特色”课堂让党员群众乐学善学,并不断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教学效果实践化,全力推进脱贫奔康

旺苍县“农民夜校”注重教学效果,突出群众的主体性,让群众在“实战”中强化知识运用,提升了致富本领。让实践检验教学成果,一大批群众利用所学知识发展起了种养产业,在课堂外见效益,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实现了脱贫奔康。

广福村群众在“农民夜校”培训后,全面掌握了天麻种植技术,全村成功培育出菌棒50万棒,发展高山乌天麻2万窖。近来,王正前带领党员、群众代表到贵州等地考察学习后,又萌发了引进天麻加工技术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目前由村党支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正着手购置加工设备,预计到明年将全面实现天麻的就地深加工,极大地提高经济价值和群众收益。

麻英乡龙珠村四组贫困户张登满去年种植的3亩魔芋少部分腐烂不增产、3亩核桃爱生虫,通过夜校培训后,他今年种的魔芋长势良好,核桃产量也提高了。该乡水峰村村民王晓军在“农民夜校”学习了电商扶贫知识,熟练掌握了电商销售技能,摇身一变当上了“电商”,最近正忙着网络销售核桃、蜂蜜、香菇,带领周边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我没有多少文化,起初还怀疑自己能不能学懂,学这些又有啥子用。参加了两次夜校学习后,才发现这对我们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学到的也都是将来致富的‘秘诀’啊”, 高阳镇双午村村民赵宗常说。该村依托省科技厅帮扶优势,在“农民夜校”开展了一批科技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大力发展起了果草畜立体循环农业。

“旺苍开办‘农民夜校’,充分考虑实际发展需求,满足群众“想学”;灵活采取多种方式,确保群众“学会”;最终在产业发展上“用活”,实现脱贫奔康。”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绍敏说。

(唐福升 赵晓玲)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