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广元苍溪县:甩掉“贫困帽”要戴“小康帽”

http://www.scol.com.cn  (2017-01-16 09:02:10)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向朝伦  

掉“贫困帽”要戴“小康帽”

——走访苍溪县2016年脱贫村寨山村

8个组中就有5个组吃过救济粮;村风也很差。“三湾一条沟,吃粮靠救济,用钱就靠偷,再行的干部,搞得都发呴(苍溪口语喘气的意思)。”这四句顺口溜至今还戳着苍溪县东青镇寨山村的伤疤。这个村有建卡贫困户39户、145人。

如今,精准扶贫两年多,这个村在2016年如期全员脱贫。最近,记者走进了寨山村。

“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好日子”

一条4.5米宽、水泥硬化的进村路扫得干干净净,两边也没有乱甩的垃圾。记者在村口与事先约好的村支书老罗碰上了头。

“村里的垃圾早就集中归点了,现在还有专人保洁!”老罗说,“正创市级四好村呢!”

水泥路一头通该村八组,一头通村委会。记者选了去八组的路,路边是清一色的小洋楼。

“这先挂起灯笼的四户,过去都是贫困户,全都通过C、D级危房改造,住上了砖房!”老罗在一旁解释。

“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好日子!”走进年近80岁的王培年家,他连连说,“自来水安到家,公路通到门跟前,房子国家补助了三万五……”

“只两三年,就大变样啦!”同住路边的王财年、王崇发、寇继华这几户过去的贫困户都高兴地说。

公路下边的王崇銮老人家,养殖棚列一边,小院收拾的井然有条。生人来,鸡鸣狗叫之声骤起。我顺手抓了把玉米,散给鸡鸭鹅群,体验久违的农家生活。

“70多只鸡,就卖了5000多块吧!”老人笑眯眯地说,“这是吃粮食的土鸡,上门收12块一斤!”老伴接着说,“我们还有土鸡蛋、鹅蛋,全都有人上门来收!”

老人一家也是D级危房改造户,培了砖,粉了墙,还装上了铝合金窗。

便民惠民服务驻进了村

新修的川北民居式四合院村委会居于寨山包下,常绿植物环绕。一群孩子在小广场嬉戏。广场外的告示牌上,村民到镇村办事的流程、七站八所的电话,醒目地作了公布。院内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农民夜校、远程教育中心等应有尽有。

三间并排的卫计室外,村医老陈穿着白大褂正在扫地,对着我的镜头,他扭头露出了笑脸。

“以前叫我们‘赤脚医生’!”老陈直起腰说,“现在,我感到自己是一名真正的医生了!”

“现在我们要拿个感冒药或是买个创可贴什么的,可方便多了!”拄着拐杖在村委会转路的王大爷如是说。

“年前,县卫计局的干部职工还到我们村为贫困户免费发放了家用小药箱!”老罗说,“相关的对口单位都会定时进村便民服务。”

“乡镇都有专人来村里进行农技、养殖等相关培训,有时夜校讲课,有时直接奔田间地头!”赶来的村主任老王补充说。

迈出贫困门,踏上小康路

寨山过去是传统种粮食作物的村。交通不便,很多能干的人都没闯出个名堂,也外出打工了。

“村里832人,过去有450口常年在打工。”老罗说,“困在村子里的,当然只有受穷!”

精准扶贫以来,寨山村的交通瓶颈彻底打破。

“我过去是养猪大户,路不通,贩子不进村,一气之下不养了!”陈开秀大嫂也说,“现在路通了,我又动心了!”

除了分户发展产业,三个主要业主还进村搞起了合作社,联动壮大了产业。中药材种植大户廖健菊在村里流转了100亩土地搞药材种植。村民们都跟着种起了瓜蒌、丹参、白芨这些中药材。2017年,全村药材种植有望突破500亩。接着,本村的任淑艳回来流转130亩土地建金果园。另一个业主就是进村搞猕猴桃种植与苗圃的赵小虎,他不但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现成的技术、销售渠道。

原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回乡创业优惠政策,不但资金扶持到位,后续服务还到家。

“此时不回来,啥时回来!”村民王文荣正巧来找老罗,他对县上引进的温氏养猪感兴趣,特来咨询办手续的事咋弄。

说起人均纯收入,老罗还摆了一个市脱贫验收组来村验收的小插曲。验收组一位米姓算账员在贫困户王龙清家里,单算9窝猪仔的收入都过万元。这不是达到小康标准了吗?米验收员悄悄撇开干部,问附近村民,复核确认后,才放心签下自己的名字。

“我们的产业规划,就是按奔小康的标准来搞的!”老罗说,“戴了67年的贫困帽子,谁不想扔掉!我们现在想戴的,就是那顶‘小康’帽!”

(记者胡博)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