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第一书记罗军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www.scol.com.cn (2019-05-09 21:06:24)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向朝伦  

蹄疾步稳马蹄滩

——第一书记罗军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2019年是罗军被担任昭化区柏林沟镇马蹄滩村第一书记的第四个年头。

    4月28日,罗军被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当天在成都领完奖,奖杯还未捧热乎,他便又马不停蹄地赶去拜访四川省化工研究院专家博士,讨教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策略。

    精准造血 “无粮村”吃上产业饭

    马蹄滩村属昭化区63个重点贫困村之一,长期以来,该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村民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经济结构单一,靠山吃山、以种粮为生。但是,粮食能填饱老百姓的肚子,却填不满他们的钱兜;能让他们吃“饱”,但却不能让他们吃“好”。

    要想富先修路。罗军上任后,第一时间协调争取47.5万元资金,打通了该村1.9公里断头路,并联系帮扶部门,规划建设15.1公里社道。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马蹄滩村产业发展后顾之忧,更是让全村900余名群众摆脱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肩挑背磨、步行出村的苦难日子,赢得了村民的信赖。

    入户座谈、召开坝坝会、实地考察学习……道路建好了,罗军便开始积极谋划产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变被动“输血”为自身“造血”。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致力于打造昭化区首个“无粮村”。

    “罗书记组织全村40多户贫困户到和马蹄滩自然条件相当的梅树、射箭等乡镇参观学习,亲眼见识了产业致富的‘威力’,回来后大家都争着抢着发展产业。”马蹄滩村三社建卡贫困户冯宇传对罗军的这一决策竖起大拇指。

    开拓了眼界、改变了观念,冯宇传也主动发展起了猕猴桃、生猪等产业,作为产业大军中的一员“猛将”,他不仅成了村里的脱贫示范户,更是家喻户晓的产业致富带头人。
“去年生猪出栏10余头,毛利润将近有3万块。水产养殖基地扩大到了20亩,年收入至少有1万块。种植的15亩猕猴桃,预计初瓜果当年,纯利润超过4万块,加上老婆的务工收入……”冯宇传打着他的“小算盘”,嘴巴咧到了耳根子。

    依托既有的昭化区国良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柏林沟镇马蹄滩生猪专业合作社2个农村经济组织,罗军又以马蹄滩村党支部牵头引领,整合能人大户和贫困户资源,建成标准化猕猴桃园1310亩,种植海椒300亩、中药材300亩,规划建设跑山猪养殖基地200亩、休闲垂钓生态鱼塘200亩……

    猕猴桃、核桃、中药材种植,生猪、水产、小家禽养殖……一时间,马蹄滩村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昔日老百姓以种粮为生、外出务工为主的贫困村,家家户户发展起了致富产业,悄然间成了当地有名的“产业村”。

    据了解,2018年,马蹄滩村脱贫退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约15000元,人均增收超2000元,贫困发生率降为0%。

    扶志更扶智 群众精神食粮“不愁吃”

    文化扶贫,承担着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启迪心灵、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动力。

    为了通过文化激活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具备脱贫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知识和技能不断创造财富,把“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罗军带领一众村干部做了积极探索。

    修订村规民约、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理论教育培训……罗军结合柏林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坚持“志智”双扶,不断推动贫困户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转变和生存环境、文明素质的提升。

    “观念转变了,态度不同了,很多事情就有了不一样的结果。”从马蹄滩七社的“等靠要”“后进者”一跃成为“示范户”,如今的杨健不仅发展起了猕猴桃,还主动搞起了货物运输,他说他就是精神扶贫的受益者。

    “抓实物质脱贫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脱贫!马蹄滩通过开展文明‘双创’、公民道德积分评定等活动,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倡导群众树立感恩情怀。”罗军告诉笔者,该村开办的“农民夜校”,是农民学习知识的“加油站”,激活了大家脱贫奔康的“内驱力”,让党的“好声音”传进了千家万户。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乡间别墅,一条条平整敞亮的农村道路,一处处发展喜人的致富产业,一张张自信昂扬的笑脸……焕然一新的不仅是马蹄滩的村容村貌,还有群众的精神面貌。如今的马蹄滩村,环境优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不愁吃”。(王菲菲)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