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老师,谢谢你们对文韬的关心……”12月18日,电话那头,残疾儿童刘文韬的祖母激动地说。电话这头,教师郝洁关切地询问孩子本周学习生活情况。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昭化区教育局把主题教育与行业工作、中心工作相结合,深入基层学校、走进乡村社区,做调研、听民意,寻差距、补短板,全力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跨县“送教上门”,特殊少年儿童就学一个不少
刘文韬是王家镇五马村人,系重度残疾儿童,不能正常入校学习。刘文韬常住王家镇时,王家镇小学为其“送教上门”,让孩子在家也能享受到义务教育。近两年,由于刘文韬的父母外出务工,他被寄养在南部县窑场乡石庙子村的祖父母家。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昭化区教育局在逐一筛查特殊儿童就学情况时发现,刘文韬的“送教上门”效果差的问题。
“发现问题后,我们立即组织相关教师前往南部县,对刘文韬就学情况进行详实核查。”区教育局局长李永玺介绍。
最终,区教育局与南部县教育局达成一致协议,刘文韬寄养南部县期间,由南部县窑场乡小学为其“送教上门”,同时,王家镇小学与窑场乡小学保持经常性联系,适时掌握刘文韬学习生活情况,确保“送教上门”实效。
据了解,截止2019年11月底,昭化区47名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均享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全区适龄学生一个不少接受教育。
特困特扶,全力化解“教育负担过重”难题
“多亏了你们,为我家映全发了2000元的救助金。”射箭乡塔子村村民蒲思坤拉着区教育局资助中心干部的手激动地说道。
据了解,蒲思坤的儿子蒲友泽在2019年中风,瘫痪在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在他住院期间,欠下8万余元外债,后期每年还需2万余元的治疗费。儿媳蒋立蓉也被迫放弃外出务工的机会,全职在家照顾蒲友泽。孙子蒲映全,于2018年考入西南石油大学。
今年,区教育局将脱贫攻坚“回头看”大排查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逐一筛查可能因学返贫家庭时,得知了蒲思坤家庭情况。他们家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能享受建卡户相关政策。为保障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区教育局通过教育基金会为蒲映全申请了2000元救助金。
“我们在关注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同时,也关注一般户,了解是否存在教育负担过重的问题。”区政府督学李秀鸿说。
通过仔细摸排,昭化像蒲思坤这样存在教育负担过重情况的家庭共有7户。区教育局通过教育基金会为这7户家庭孩子分别给予1000-2000元不等的救助资金,并为1名大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确保了特困学生正常就学。
制度保障,切实为学校松绑给教师减负
“原来我基本上都在应付各种检查和接待了。”,区机关幼儿园园长杨华如对半年前的工作状态直言不讳。
2019年秋季开学初,区教育局就对学校教师负担过重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调查发现,2019年春季学期仅元坝中学、元坝镇第一小学、区机关幼儿园等7所城区学校就共接待各种检查、创建和进校园活动150余次,学校疲、教师累问题客观存在。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该区将“为学校松绑、给教师减负”写进了《昭化区推进教育高质量二十五条措施》,明确规定,减轻学校额外工作负担,严禁向学校和教师摊派教育教学以外的工作任务。对学校参与的创建、检查、评比及 “进校园”等活动,需经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实行清单制管理。
“现在各种检查相对之前少很多,我便有时间和精力去搞保教活动,进行园务管理了。”区机关幼儿园杨华如笑着说。
自措施实施以来,学校、教师额外工作负担得到减轻,较之本年度春季学期,各种检查、创建和进校园活动减少了30%左右。
“我们办教育,就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学真研,把问题查摆、补齐短板作为检验主题教育实效的重要指标。”区教育局局长李永玺说道。(杨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