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还萦绕耳旁,广元境内高山延绵起伏,虽是出川的交通枢纽,高速还曾仅仅停留在梦想的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市境内高速公路穿山越水,东西南北,无一不通。“要想富,先修路,想快富,修高速。”逐渐成为一个时代渴望高速公路的缩影。
回眸“十二五”:
全市高速公路里程由“十一五”末的138公里增至374公里,增长1.7倍
我市建高速(高等级)公路始于1995年。首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则为1999年开工建设,起于绵阳磨家,止于广元沙溪坝,全长135.5公里的绵广高速。绵广高速建成通车,开启了广元高速公路之门。
短暂的调整之后,2010年5月10日,向东的广巴高速建成通车,紧接着高速公路在“十二五”期间集中建成:2011年5月23日,向北的广陕高速建成通车;2012年3月31日,向南的广南高速正式通车;2012年12月19日,向西的广甘高速建成通车,广元全方位的高速公路时代悄悄来临。
“十二五”期间,全市高速公路里程由“十一五”末的138公里增至374公里,增长1.7倍。不仅实现了县县有高速,还实现了县县有出口。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通过各县区的出入口与国省干线交错相通,完成群众1小时到县区的理想,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身处盆地之北,秦岭之南的广元,北上、南下、西进、东出,因为高速,蜀道难变为蜀道易。这种根本改变,从时间上说,发生在“十二五”;从空间上说,改变的决不仅仅是方便出行。
洼地优势:
现有高速公路将广元港和陕南、陇南、川东地区有效衔接,广元必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节点城市
在转型发展的新常态下,高速路网将广元与成都、西安、重庆、兰州四大城市相连,主动将广元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有效的将广元与“关中天水经济圈”、“成渝经济圈”、“川东北经济圈”相连接,随着我市“千里嘉陵第一港”广元港的建成,现有高速公路便将广元港和陕南、陇南、川东地区有效衔接,广元洼地优势更加明显,必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节点城市。
有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早上还在剑阁叫鸣的土鸡,或许中午已经到了成都市民的餐桌;中午还在感叹西北风情的兰州市民,只须一个电话,几个小时后就能吃上营养多汁的紫云猕猴桃
……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旅游业,没有一个产业能离开便捷的交通带来丰厚的利润。
广元地处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地震重灾区“四区合一”,经过多年发展,我市“5+2+1”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以“广元七绝”为名片的现代农业体系高速发展。
近年来,广元市大力实施“文旅兴市”战略,在旅游开发上做足了文章,旅游业蓬勃发展,建成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13个,数量居全省第2位、全国第5位。
资源禀赋的优势,并不代表转换为发达的经济,高速公路的发展加快了这一转换的实现。
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来自成都、重庆、西安、甘肃等地的游客将广元堵得水泄不通,高速路上排起了长龙。
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GDP)464.43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178.02亿元,增长9.9%。能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方便快捷的高速通道。
展望“十三五”:
到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58公里
目前,广陕广巴高速公路连接线即将建成通车,经我市青川县木鱼镇沿青川县大部分地区修建的广平高速,途经我市剑阁县、苍溪县的绵万高速,以及绵广高速复线将在“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到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58公里。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国培说:“高速路网的建成对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加快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我国大西北与大西南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将发挥积极的支撑作用,对加快我省高速公路网建设、推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加速形成,构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对促进秦巴山区、革命老区扶贫攻坚以及川东北地区经济改善和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有效将我市融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细数广元的高速
绵广高速
拉近成德绵经济区的距离
绵广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首都放射线G5(京昆高速公路)在绵阳广元两地之间的一段,全长135.5公里,建成于2002年12月28日。北接广陕高速公路,打开四川北大门,西接广甘高速公路,东连广巴高速公路,东南连接广南高速公路。
绵广高速是我市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1999年开工建设,广元境内路段地处重丘区,地形复杂,境内48公里路段中就有53座桥梁,4座隧道,桥梁总长约12公里,平均每公里有1.2座桥;土石方每公里有32万立方米,是四川一般高速公路土石方量的1.6倍。
绵广高速的建成使广元拉近了与成德绵经济区的距离。剑门工业园、青川县竹园经济开发区相继建立,工业稳步提升。
广南高速
促使我市近年来工业稳步提速
广南高速起于广元市罗家沟,止于南充市秦家沟,路线全长201公里,是G75(兰海高速)广南段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南北走向的组成部分,也是川东北地区南北向重要交通通道。广南高速全线互通立交12处。
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又是西南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南充也被列入成渝经济圈。广南高速有效地将广元与之距离拉近,促使我市近年来工业稳步提速。
从四川高速公路网布局来说,广南高速也可视为高速公路建设由放射成果向环线成果转化的标志之一。不再是以成都为中心的放射状。
广巴高速
让两地携手共同致富奔小康
广巴高速起自国道主干线G5(京昆高速公路)绵阳至广元段(绵广高速公路),经广元市郊、昭化、旺苍、南江,止于巴中市东南穆家坝。
广巴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广元到巴中由过去的4个多小时,缩短为1个多小时。
广元和巴中同属于秦巴山区贫困带,秦巴山延绵这两地的联系,当年红四方面军先后在两地浴血奋战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多年来,两地都保留着共同的红色基因,受制于地理位置,两地经济都处于后发赶超的阶段。
新时期,扶贫攻坚阶段,广巴高速途经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有效的让经济要素在两地流动,携手共同致富奔小康。
广甘高速
标志着我市县(区)实质通高速
广甘高速公路为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甘川界至广元段,沿线穿越“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是国家西部大通道之一和灾后重建重点推进项目之一。项目北起将军石隧道,经孟子沟、木鱼、骑马场、观音店、白朝、宝轮,止于罗家沟,全长55.49公里,共有隧道12座/24.02公里、桥梁76座/20.23公里,桥隧比高达80%,采用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4.5米,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
广甘高速公路连接川、甘两省,使青川至广元的车程由以前的约3小时缩短至约40分钟,甘肃进川也由以前的120公里缩短至55公里,极大改善交通运输状况,将是沿线群众的致富路和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广甘高速的通车,标志着我市县县(区)实质性通高速公路。
广陕高速
消除四川北大门多年的“肠梗塞”
广陕高速公路北接陕西省的宁强至七盘关高速公路,途经中子、宣河、朝天、沙河、瓷窑铺,止于广元市陵江,南接广元至绵阳的绵广高速公路,全长58.9公里,是四川北向出川(至陕西)大通道的组成部分。广陕高速通车,困扰四川北大门多年的“肠梗塞”不复存在,成都至北京全程高速。
“栈阁通秦道,青天未宜行。尽过奇绝处,不负有平生。”这首清朝诗人费密《栈中》的诗便是广陕高速过处的真实写照。该路段桥隧比高达82%。沿嘉陵江段几乎没有施工场地,受现场条件限制,部分重达100余吨的梁板须从地面提升到60米高空的桥上进行架设,施工难度极大。目前,广陕高速朝天互通已经通车,大大缩短了市城区与朝天区的时空距离。
广陕广巴连接线
我市将形成82公里绕城高速
高速公路飞速发展,很快即将形成广元的高速之环。
我市主城区集中在南河和嘉陵江两岸,由北边、西边、南边三条山脉合围而成,广陕广巴连接线、广陕高速、广南广巴连接线以及广南高速的一部分,正是顺着这三条山脉而走,故而形成的外围高速环就像一个不规则的环形。
广陕、广巴高速公路连接线建成后,我市绕城高速公路将达82公里。其中,广陕广巴连接线全长约19.5公里,起于广陕高速公路上西坝大吴家浩附近,经瓷窑铺、泡石沟、大稻坝、小稻坝,在大石跨越广元至巴中铁路、国道212线及南河至南岩子,随后升坡至张家湾止点,接广巴广南高速公路连接线。广南广巴连接线起于广巴高速昭化入口,终于利州区龙潭乡,全长16.93公里。剩余部分为广南高速、广陕高速的城区过境段。
“十三五”我市高速公路更上一层楼
目前,广元市已通车高速公路374公里,在建广陕广巴高速连接线。“十三五”期间,将开工建设绵阳至万源、广元至平武高速、绵广高速复线,力争建成绵阳至万源、广元至平武高速公路。
广元至平武高速公路 项目东起广甘高速骑马枢纽互通,经广元市青川县和绵阳市平武县,西接绵九高速平武枢纽互通,全长90公里。广平高速将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龙湖、剑门关、唐家河、王朗、九寨沟有机串联在一起,连接北京至昆明、兰州至海口、绵阳至九寨沟和恩施至广元等高速公路,从而形成四川旅游大环线。该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开工,2019年年底竣工,工期4年。
绵万高速 2011年1月4日,经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绵(阳)万(源)高速公路(简称“绵万高速”)被列入了《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08-2030年(2010年调整方案)》。根据规划,绵万高速起于绵阳市游仙区,途经梓潼、剑阁、苍溪、巴中,止于达州万源市,全长约360公里,(据2014年四川全球招商此条高速公路分二部分BOT建设绵阳—苍溪,苍溪—巴中实施;接入已建成巴中—万源高速公路)总投资超233亿元。
绵广复线 绵广高速公路项目建成时间较早,随着沿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量快速增长,现有高速公路已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量增加的需要。绵广高速公路扩容工程项目规划里程约166公里,预计三年时间完成扩容,设计时速和路基宽幅都将刷新省内高速公路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