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书脑袋灵活,路子多,村里就是缺这样的年轻人。”5月26日,笔者实地走访了旺苍县黄洋镇水营村年轻致富能手——赵友鹏。
(图为赵友鹏正在园区讲授技术)
出生于1989年的赵友鹏,家住汉王山脚下水营村,年纪轻轻早已远近闻名,2016年荣获农艺工四级/中级技能证书。2016年荣获核桃嫁接上岗资格证书。2017年被评为2017年度先进个人,2018年荣获旺苍县共产党员先锋卡,2018年荣获仙居县—旺苍县乡村振兴农业领军人才暨产业发展带头人专题班合格证书。2019年荣获先进个人。2019年度评选-寻找广元绿色天然猕猴桃种植《冠军奖》。
创业十二载 成为家喻户晓的“土专家”
2009年春节,赵友鹏跟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商量着节后的务工地点。在浙江进厂收入不错的他有些犹豫,父母年龄大了,他不想去外省打工,灾后重建发展经济政策多,不如就在家乡自己创业,靠山吃山,因地制宜搞发展。
决心已下,赵友鹏在信用社贷款5万元,在镇水保站站长蹇晓东指引下搞起了种养业,购买南江黄羊120只,嫁接改良野核桃370余亩。在他的精心饲养下,2010年下半年,南江黄羊出栏100余只,存栏180只,除去成本赚了6万元,当年就还清了银行贷款。
“鹏娃子养羊子赚了钱”的消息迅速在小山村里传开了。周边很多农户看到了效益,想着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都能把养殖业搞得风生水起,纷纷向他请教“致富经”。在赵友鹏的带动下,同村的杨书春、杨明春、杨富林、赵炳光,邻村的赵有雨等十余户先后养起了黄羊和牛。为了当好“引路人”,赵友鹏积极参加县乡举办的种养殖培训,到周边乡村“拜师学艺”,并结合实际实践,不断改进和提升,短短几年,就成了当地的“土专家”,经常入户给农户讲解病症预防、圈舍消毒等技术。每年农户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冬至,到了商品羊销售的季节,通过线上线下收购,养殖户平均每年收入5万余元左右。
2014年,看到种植红心猕猴桃的大好前景,赵友鹏想发动贫困户和周边农户一起种植,大家都担心投资风险大,不好找销路,没有一家愿意种。“做给大家看”,赵友鹏流转了20亩地种开始种红心猕猴桃。
2015年8月,水营村四组赵炳光在猕猴桃园里转了一圈,看见鹅蛋大的红心猕猴桃,详细询问了种植技术、销路、价格等方面问题,回家马上购买苗子,开始种起了红心猕猴桃。
口口相传,短短一年间,20余户群众3亩、5亩的种上了红心猕猴桃和中药材。赵友鹏经常去种植户家中搞技术指导,他说:“技术指导不收你们费用,嫁接按市场价收费,因为出钱了才知道珍惜和好好管护。”各种植农户纷纷赞同。
随后几年,赵友鹏养殖蜜蜂30桶,开起了农家乐,推出农家菜、烤全羊等特色菜品,创新四季水果自由采摘等模式,以农旅结合带动销售。在镇政府的鼓励下,他又种植黄茶50亩、樱桃及脆红李等特色水果20亩,同时购买了10头本地黄牛。通过调查了解,他明白市场和顾客需要的是绿色有机食品,于是把大量的牛羊粪便发酵作为有机肥,大大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了打开销路,赵友鹏做起了电商,以微信朋友圈进行销售,建立了水果销售群,每年顾客提前预定水果,群内的贫困户和农户每年增收3万余元。
成为村干部 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2016年,头脑灵活、热心助人的赵友鹏被推选为水营村文书。在村上工作的日子,他深刻体会到贫困户要想永远摆脱贫困,必须因地制宜搞发展。他和第一书记、支部书记、村主任时常在一起研究和总结水营村的发展和未来,除了推进日常工作和脱贫攻坚,还要给水营村找一条长远的出路,才能让老百姓留得住,让外出的务工人员回乡有个好的发展前景和基础。
在全面详细了解了国家相关政策后,赵友鹏发动村上几位干部成立了旺苍县水营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全村群众一起发展。
2017年,赵友鹏多次向镇村提议,水营村地理条件差,村民大多搬迁到矿区和镇上居住,村里的老房子都闲置了。村里有许多木架吊脚楼,水营村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可以借助汉王山开发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传统村落。在镇上的大力支持下,他和村社干部开始收集申报资料,走访老一辈了解人文趣事,实地考察“文物古董”,经过不懈努力,水营村最终被省住建厅认定为传统村落。与此同时,在实地考察路线和征求村民意见后,村两委向黄洋镇政府和县交通局打了报告,2018年,“黄高路”终于动工了。
2020年3月,赵友鹏又报名参加了本科班学习。
满目苍翠的汉王山孕育了一代一代勤劳善良的群众,条条水泥公路早已通到家家户户,一片片产业园点缀自然,乡村面貌越来越好。(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