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老人将录100首广元民歌

2020-06-07 23:05:4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向朝伦

77岁老人将录100首广元民歌:陈定懋和广元民歌的传承故事

川报观察记者 燕巧

“对门山上幺女子~”

“哪个又在喊啥子哟”

“来哟来哟”

“来呀来做啥哟”

“来呀来做鞋哟”

……

6月6日,一首《对门山上幺女子》在千佛崖景区里传出。20余名演唱者一边歌唱,一边做手势表演,唱词中夹杂着广元的土语和方言,将曾经川北民歌展现的劳动场景表演的惟妙惟肖。

表演现场,一位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今年77岁的陈定懋一边指导学员,一边自己也“帮腔”表演,一首《草帽子》的对唱赢得满场喝彩。

陈定懋是广元民歌的传承人,但却不是广元人。出生上海,在北京长大的他,1985年广元建市,陈定懋支援三线建设才来到广元。因为从小喜欢民歌,陈定懋用40年时间在广元不断寻找和收集广元民歌,并致力于广元民歌的传承。

陈定懋

被广元民歌的“特别”吸引

陈定懋从小喜欢原生态的民歌,最开始喜欢全国各地的民歌,后来喜欢四川民歌,再后来尤其喜欢川北民歌,特别是广元民歌。

“了解民歌以后,你会发现广元的民歌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广元处于文化交汇地带,川南、川中的民歌多为羽调式,北方的民歌多为徵调式,而广元因为地理位置,南北民歌文化在这里交汇,广元民歌就变成混合调式。”

因为广元川北民歌的特别,1981年,来广元之前,陈定懋就关注到川北地区的民歌,开始广元民歌的寻觅之路。1985年到广元之后,陈定懋一有空就下乡采风。下乡就先自己唱,唱完了再问听的农民有没有会唱的,哪怕只能得一两句也高兴的不行。而上世纪80年代,还在乡间传唱民歌的人也不多,有时候陈定懋一天也碰不到一个。

“碰到一个就如获珍宝,特别高兴。那时候没有录音机,全靠手记。”回忆当时搜寻广元民歌的情形,现在陈定懋还历历在目。

广元民歌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殊歌种,广元煤歌是其中之一。广元境内有长达200多公里的地下储煤层,历代窑工积累了丰富的煤文化,广元煤歌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搜需民歌过程中,陈定懋发现了广元煤歌。随后也走遍了广元的煤矿,寻访一代代老窑工和他们的家属,搜集整理出了26首广元煤歌。2011年,广元煤歌被列入四川省第三批“非遗”名录,而陈定懋是广元煤歌的代表性传承人。

40年里,为了收集广元民歌,陈定懋走遍了广元的山山水水。不仅广元民歌,广元以东的巴中、达州等处的川北民歌,陈定懋都没有拉下。

陈定懋与学员排练民歌

将广元民歌传承下去

现在,陈定懋已经不需要下乡找寻广元民歌了,会唱广元民歌的人会主动找陈定懋交流,上门演唱、或者将歌词寄给陈定懋。而任何广元民歌,陈定懋看一眼词都会唱,除此之外,陈定懋也还会即兴演唱广元民歌。

只是随着时间流逝,会唱广元民歌的人已经陆续不在,跟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广元民歌也面临传承难的难题。

“民歌传承很难,现在很多年轻听众对民歌不感兴趣,也影响了我们这个行业的年轻一代不想学习民歌。但是民歌的保护非常重要,许多经典歌曲都是民歌改编过来的。”陈定懋说。

为了让广元民歌得到有效传承,在广元市文化馆组织下,陈定懋给对民歌感兴趣的学员进行免费授课,目前陈定懋已经培养了10余位“徒弟”。

今年,广元市文化馆还将系统整理、收录广元所有的川北民歌,陈定懋将在录音棚里录下100首。目前已经完成了100首民歌的简谱记录工作,下一步即将进行录音棚录制。

今年77岁的陈定懋,将广元民歌传承下去是他最大的心愿。

“我就想把这100首歌录下来,录下来之后不光作为资料,也可以带到各个学校,让同学们感受广元民歌的魅力;另外,在广元每年女儿节时,让广元民歌能在江边对唱,让普通人感受到广元民歌,这都是传承的方法。”陈定懋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