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川:全域山水画 生态富民路

2020-08-18 09:01:3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向朝伦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 青川意气风发”系列报道之十七:

四川青川:全域山水画 生态富民路

问“川”哪得清如许,为有生态底色浓;“天然基因库”,醉了追梦人。

七月的青川,所到之处犹如一幅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美丽画卷令人目不暇接:梦幻天堂唐家河游人如织,成为世人向往的“世外桃源”;青溪古城、县城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把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诠释得撼人心魄;“山谷原舍”将旅游带入精品民宿时代;座座川北独特的民居镶嵌在青山绿水间,南来北往的游客在“天然大氧吧”里尽情徜徉……青川已然走进了全域旅游的春天里。

2019年,青川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号角已吹响,青川将不断擦亮“国字号”金字招牌,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全域旅游为主线,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富民产业,着力“旅游+”“+旅游”,努力走出一条贫困地区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实现富民强县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全域布局,构建生态旅游大景区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感受着夏日的清凉,我们都不想回去了。”7月25日,来自绵阳的张先生赞叹:“我们一家老小自驾游来到青川,原本打算第二天便返回,结果被青川气候环境所吸引,决定再待几天再走。”

展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地理方位上,青川地处祖国地理几何位置中心,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秦岭南麓,白龙江下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西北连接西南的重要通道,是秦陇入蜀之咽喉,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山青水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年均气温13.7℃,森林覆盖率高达73.77%,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0天以上,全县平均负氧离子含量8000个/cm³以上,有“熊猫家园、大美青川”“全域山水画、天然大氧吧”和“夏青川、爽天下”的美誉。

“藏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用来形容青川唐家河的绿色生态资源禀赋,恰如其分。记者近日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时看到,一群扭角羚悠闲地在山坡上吃草,几只猕猴还跳到游客相机前面“抢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四川省首批十大研学旅行主题线路,是青川全域旅游的核心,森林覆盖率高达96%,有珍稀野生动植物2400余种,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佳保护地绿色名录,是全世界野生大熊猫分布密度最高、全世界野生动物遇见率最高之地,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生命家园”和岷山山系的“绿色明珠”。

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4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一张张亮丽名片摄人心魄,为青川全域旅游增添了“底气”。以此为引领,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青川县委县政府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布局,构建起了以“唐家河为支撑的西部生态康养旅游,白龙湖为依托的东部滨水休闲旅游,青川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为主体的南部山地休闲旅游,县城为核心的旅游集散中心”的全域生态旅游大景区。

全域共融,描绘旅游发展新图景

7月26日,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女士带着孩子在参观青川县博物馆后说:“真没想到,青川的历史文化令人惊叹,一个县有那么多国家一级文物,太难得了!青川的战国木牍代表了青川文脉和乡愁;青川的吕不韦铜戈,代表了青川武风,为成都城市的得名和城市发展史提供了确切纪年物证。此次游玩不但增长了见识,也领略到了当地文化的魅力。回去后,要将青川的文化美景推荐给亲朋好友。”

在全域旅游进程中,青川推动“+旅游”和“旅游+”新业态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将本地特有元素融入全域旅游,全域发力落实“旅游+”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倡导“+旅游”理念。聚焦“生态旅游+文化”,保护修复重点文物、传统村落、乡土历史建筑;川北薅草锣鼓、七佛贡茶、黎渊石刻、打臭、牛灯等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弘扬。

青川县城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景区以战国墓葬群遗址、青川县博物馆、感恩奋进墙以及郝家坪所在的桅杆梁为创建核心区,形成万年青川、感恩文化广场、感恩奋进墙、郝家坪战国墓葬群遗址、博物馆、感恩阁、感恩桥、木牍之光广场、人民公园、银杏公园等“十大景观”,辐射带动张家村、茶树村、大沟村,其中核心区的面积约0.12平方公里,“十大景观”贯穿了县城全域。走进青川县城,你会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的风景优美、文化氛围浓厚。

坐拥天赐的绿水青山,青川选择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旅游+”工程,以四川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区和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载体,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探索林业生态旅游与教育、文艺、运动、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自然生态教育、生态马拉松、生态文化体验等活动丰富多彩。研学旅游迅猛发展,仅2019年,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知名高校师生就多次组团到青川游学,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年会、中国-东盟野生动物保护培训会、国际水獭研讨会……一大批国际研讨会选址青川。

“过去,就是在县城,人们休闲娱乐也没个去处。如今,推开家门,景区就在眼前。环境美了,来青川的游客也多了。”乔庄镇华西小区的张大爷说。

经过探索实践,青川实现了“旅游+产业”“旅游+扶贫”等融合发展,为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了新的增长点。青川抢抓发展机遇,依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精心培育文化旅游品牌,因地制宜转机制,倡导“+旅游”理念,紧紧聚焦“生态研学+旅游,环境保护+旅游,乡村振兴+旅游”,“万众合力、顺势借力”“部门大有作为、乡镇努力作为”的融合发展格局已然形成,全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全域共享,开启旅游富民新征程

全域旅游的发展为青川当地百姓带来了增收致富的好机遇,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甜头。在青溪镇阴平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乡村旅游乐趣吸引了许多来自省内外的游客,许多的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当地百姓致富的主要渠道,农家乐业主少则年收入七八万,多则达几十万元。

沙州镇幸福村位于西南第一湖白龙湖畔,山水如画、风景旖旎,活脱脱一个“世外桃源”,该村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村庄,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美丽新村样本。

以前出行全靠小型船只,如今早已是畅通的通村、环村公路和大桥。300多户村民有42家开起了农家乐,其中上规模发展的达6家,越来越多的村民同样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青川发展的关键在旅游,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在旅游。”青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表示,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青川从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出发,把旅游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发展全域旅游推动脱贫攻坚,一大批贫困群众依托旅游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青川境内群山连绵,河谷幽静,宛若世外桃源。山谷原舍坐落于美丽的乔庄镇张家村初心谷腹地,红顶黄墙散落于青山绿水间,醒目地浪漫着。成立的“山谷原舍”旅游专业合作社,吸纳了51户贫困户加入专合社,致力发展精品民宿,别具一格的特色精品民宿吸引着四方游客纷至沓来。

“2019年国庆期间,18个房间每天爆满,共接待游客200余人。”山谷原舍主人李正军告诉记者,黄金周订房的客人很多,除节假日外,平时前来的游客也络绎不绝,这些游客大多来自绵阳、成都、重庆、广元等地。

青川乔木居民宿同样担当“网红爆款”,成为众多消费者外出旅行的首选。为了让广大市民享受全域旅游带来的发展红利,实现全域旅游共建共融共享,青川紧抓精品民宿建设,出台《促进民宿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民宿产业专项发展资金,用于扶持民宿产业发展,力争到2022年,建成3星级以上精品民宿50家以上,形成品牌突出、风格独特、全域发展、效益良好的民宿发展格局。

“民宿在让游客感受到不一样的‘慢生活’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打开了一扇致富的窗口,民宿经济实实在在让老百姓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青川县委书记罗云表示,青川的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在生态,将坚定不移举“两山”旗、走生态路、打文旅牌,把发展全域旅游与高水平巩固脱贫成效、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高质量推动县域经济相结合,助推青川后发赶超绿色崛起。

2019年,青川县入围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2020年,青川正全力冲刺命名县创建。青川通过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景区配套服务能力大步提升,知名度日渐攀升,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旅游收入年年攀升。2019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0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很多群众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受益,并成为当地的产业致富带头人,带动周边群众走向脱贫奔康、共同致富的道路。(唐续宗)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