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高志农)老祖宗对广元是很厚爱的,留下的文物遗产品种多、品位高。初步统计,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080处、馆藏文物5155件(套)、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多数与蜀道相关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为大蜀道核心区,广元如何自觉担当蜀道守护人,光大蜀道历史文化,助力文旅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广元文博文物文化旅游界人士,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大蜀道文化论坛成果,在文博座谈会上明方向找方法,理思路寻新路,对做好蜀道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充满信心。
广元市文博工作座谈会 高志农 摄
做蜀道资源的守护者,新招法层出不穷
“广元境内到底有哪些蜀道资源、古蜀道遗址遗存还保存有多少、广元历史上究竟有哪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人?”
座谈会上,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理事兼国学委员会主任、广元市国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陈洪建议,要尽快组织专业团队,完成广元境内的蜀道遗址遗存资源分布的摸底调查,绘制完整的《广元域内古蜀道资源分布图》和《广元域内古蜀道线路地图》,为学术研究和旅游开发打下基础。
皇泽寺 利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皇泽寺博物馆副馆长杨栋认为,保护利用好蜀道资源,首先要厘清蜀道线路的构成、变迁;在标准时间、空间尺度下,确定具体文物点和其它文化遗产;科学合理地划定蜀道文物保护范围;开展同类遗产的对比研究,提炼核心价值。
“目前,我县境内不可移动文物335处(338个点位),可移动文物3321件,涵盖时期长、种类多。”苍溪县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吴文斌坦言,摸清家底不仅限于数量,还应有体量(总体量、单体量)、相互关系、产生时代、所属种类、历史意义、社会功效等都要深层次摸得清清楚楚。
广元市博物馆馆长王洪燕表示,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确保文物安全。
千佛崖博物馆研究室工作人员舒灵扬透露,将开展千佛崖北朝洞窟考古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千佛崖摩崖造像北朝洞窟基本情况,加快构建广元地区石窟寺研究保护体系并尝试探索适合中小石窟考古调查项目工作模式。
扩大“文物磁场”,多维度利用转化
“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成果应用在文物保护利用中,加强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王洪燕表示,将利用好“我们的节日”(如博物馆日、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传统节日等),谋划好社教活动、开展好研学活动,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做好文化宣传推广工作,用文物和文化遗产讲好广元故事,传播好广元声音。
继续坚持藏品系统性整理与研究,阐释深藏于文物里的文化内涵,创新展览展示手段,精心完善基本陈列,认真谋划专题临时展览,丰富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利州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副局长梁宝月表示,将通过加强文物安全督察,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文物保护监管工作效能,防止建设性损毁文物问题的发生。
同时,做好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申报工作,推动观音岩石窟综合保护项目和川陕省赤化县红军医院旧址保护维修项目的落实,并多渠道、多途径争取中央财政和各级政府资金支持,合理开发和利用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
苍溪红军渡 苍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苍溪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事务中心副主任吴文斌表示,将加强文物资源保护,依据历次文物普查,建立文物纸质和电子基础档案,并适时更新完善,做到调阅时既能看到历史面貌又能看到现状。
同时,抓好文物资源管理和利用,落实强管活用,扩大“文物磁场”;抓好史料挖掘和整理,开展理论研究,慢工细琢,增强文物学术价值和文化底蕴;抓好文物发声和文物交际,讲好文物故事,开发文物类创意产品,多面发力,充分挖掘文物旅游价值,增强文物旅游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