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连心行动”让青川县木鱼镇易地安置贫困群众自立自强

http://www.scol.com.cn  (2016-08-30 11:08:27)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向朝伦  

“寄居村”变“连心村”

“连心行动”让青川县木鱼镇易地安置贫困群众自立自强

□本报记者 向朝伦 程文雯

成排的青杠木棒,呈人字形密密麻麻立在河坝,3尺长的铁喷嘴,吐着水雾洒喷在木棒上,再过一个月,木棒洞眼里就会长出丛丛黑木耳。8月20日,天色渐暗,青川县木鱼镇木鱼村黑木耳基地,新潭村村民文开强身背喷雾器给木耳菌棒浇水,嘴里愉快地哼着小曲。

建卡贫困户文开强以前可没这么愉快,家里穷,看不到希望,和本村很多村民一样,常在酒桌上、麻将桌上打发时间。

新潭村是一个有点特别的贫困村:全村140户居民,就有50户建卡贫困户,分散居住在附近4个村(社区),人村分离,被称为“寄居村”。“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地处海拔1600米山上的木鱼镇新潭村遭遇重创,80%房屋被损毁,政府鼓励村民投亲靠友、易地安置,村民们纷纷搬到本镇的木鱼村、曙光村、石牛村等建房安家。但由于这些村土地有限,他们安家并不能落户,户籍还是原来的新潭村建制,种庄稼还得回原来的山上。生产、生活分离,加之与在地村群众短时未融合,本就贫困的“寄居村”一度成了“打牌村”“酗酒村”。去年8月,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县政府办工作人员张思源到村后,发现大白天村里很多家庭见不到当家人,男人们常三五成群吆喝一块,有的喝小酒,有的打麻将打长牌。如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去年以来,青川县县长刘自强5次到新潭村调研,喊响“连心行动”,鼓励在地村与“寄居村”协同发展,引导全镇100多名有技术有意愿的党员干部、产业大户与贫困户结对子。脱贫攻坚驻村帮扶队开坝坝会,一家一家做工作,给大家讲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请在地村种植养殖大户讲经验讲技术,请发家致富红人、市县道德模范等现身说法,并协调金融、农业、扶贫等部门在产业贷款、产业导向给予支持。慢慢地,酒桌上、麻将桌上人越来越少,投身产业、外出打工致富的人越来越多。一年时间,新潭村大变样,像文开强一样,50户建卡贫困户家家有本“脱贫账”。

文开强的“脱贫账”很清楚:今年初从银行借贷5万元小额扶贫帮贷款,以股份形式投入到木鱼村村支书、木耳种植大户张正华的基地,年底保底分红5万元以上,又在基地打工,可收入3000多元。农闲时,他还在县城做零工,一年收入2万多元。“今年还清银行的本金,明年收入就全归自己了,脱贫没问题。”文开强盘算着。

作为当地黑木耳产业发展大户,张正华与新潭村5户贫困户结成对子,有现金入股的、有青杠棒入股的,吸引贫困户的除了保底分红,还有打工收入。

38岁村民赵德勇今年在当地大户的结对帮扶下,种了2.5亩竹荪,已经销了2万元,年内再采摘两波,全年可收入4万多元。他拉着记者去见他的恩人——当地电商能人赵蓉,“技术上有大户指导,销售上有电商帮忙,脱贫帮扶小组牵线结对管用。”赵德勇的下一步心愿是:把种植规模扩大,把房屋翻修漂亮,娶个媳妇成家。“让有技术、能干事的大户、创业者带动,让贫困群众看到希望、有事干,自立自强互帮互助的好风气正在形成。”木鱼镇党委书记、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卢成建说,今年初,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还在新潭村原来的山上,规划了3个各200亩的产业园区,引进产业大户建设高山水果园、优质核桃园、名优绿茶园,目前前两个已经开园,40余户贫困户土地入股;后一个下半年开园,将带动50余户群众共同致富。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