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前:不愿“脱农皮” 甘做乡村发展“领路人”

2021-11-15 10:32:5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袁茹莉

四川在线消息(唐彪 李长军)十年寒窗,静待一朝。父母都期盼他走出大山,跳出“农门”,而他却执意扎根农村,不愿“脱农皮”……自2015年被选派为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水磨镇广福村驻村第一书记起,51岁的省级科技特派员王正前,已在广福村工作了7年。

“白天爬山跑坎做调查,晚上整理资料写规划”是王正前工作的真实写照。从捐资助学带领村民修路,到手把手教村民种植高山乌天麻,在他带领下,广福村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不到5000多元跃升到2020年的12000多元。广福村不但在2018年如期脱贫摘帽,还通过发展高山乌天麻等产业,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深山小村迎“能人” 千亩“荒山”变“金山”

出生于广元市青川县一个农民家庭的王正前,1991年毕业于绵阳农专,随后进入广元市科学技术局并担任研究员,先后成为广元市委市政府高层次人才、科技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

然而,就在父母和乡亲们都认为他跳出了“农门”时,王正前却又回到了农村。2015年,他被选派为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水磨镇广福村驻村第一书记。

平均海拔1300米以上广福村,是广元市旺苍县水磨镇一个偏远山区贫困村。长期以来这里虽然有种乌天麻的传统和环境优势,但由于交通不便、农业科技服务欠缺、市场信息闭塞,当地农村经济仍“靠天吃饭”。

作为四川省省级科技特派员,王正前驻村后通过走访调研,根据广福村的气候条件,很快提出了“百花齐放中药材,一支独秀乌天麻”产业发展思路。

为在村里“广”种乌天麻,王正前抓住省科技厅定点帮扶旺苍的机遇,在旺苍县经科局的指导支持下,争取省级科技扶贫产业发展资金400多万元,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取整村推进模式,与全村300余户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全村90%以上农户从事乌天麻生产。

村民唐绍红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种植乌天麻多年,但由于缺乏技术指导,一直未成功。王正前就手把手教他们授粉、发菌和栽培。如今唐绍红一家每年栽培3亩乌天麻,收入8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天麻种植技术能手,2018年被评为“四川省科技扶贫示范户”。

如今,从广福村村委会出发,步行不到2分钟,就可以看到乌天麻产业扶贫示范园、菌种厂和天麻加工厂。而500多米开外的山上,还散布着1500多亩乌天麻林下栽培示范基地。

坚守扶贫不动摇 为乡亲们他选择留下

驻村以来,为发展农业产业,王正前每月20天以上吃住在村,他的私家车在山路上开了10万多公里。而他长途奔波换来的是广福村乌天麻产业的快速崛起。

目前,王正前传授的“天麻大棚换土栽培技术”“天麻短木段面栽培”等技术已在当地全面推广,并带动形成以水磨镇为中心,覆盖附近万山、盐河、檬子等乡镇的旺苍县北部山区天麻产业带。而广福村的乌天麻等已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销往上海、北京、泰国、菲律宾等多地。

“预计今年广福村产乌天麻100吨以上,实现产值600万元以上。”水磨镇党委书记赵春玲说,当前他们正努力把水磨镇打造成“全国乌天麻生产基地”。

2017年6月,第一书记任期届满,王正前完全可以轮换回到广元市科技局,但看着村民们期朌的眼神,他毅然向组织申请留下来接着干。直到今年6月,广元市科技局选派其他人接过第一书记“接力棒”,而王正前仍选择作为驻村工作队员,继续发挥科技特派员优势,投身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中来。

“我是农民的儿子,读的农专,干的农业科技工作,一辈子都‘脱不了农皮’。”谈到今后广福村的发展,王正前信心十足。他说,省科技厅从2015年牵头帮扶旺苍以来,积极支持广福村乌天麻产业发展,有力助推了全村脱贫攻坚,未来广福村将依靠省科技厅支持,提高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研发乌天麻系列产品,做大做强乌天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推荐